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

康有為與台灣

康有為與台灣


今年又是甲午年,有預言者說,甲午年多有禍事,或係好事者言,不必特別掛慮。只是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人類貴為萬物之首,貴在能鑑往知來。談起甲午年,不能不說,一百二十年的個甲午年,對台灣人而言,是一個悲惨的年代。因為中日戰爭(1894年),清政府在戰爭中失敗,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《馬關條約》,割讓台灣,使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,台灣人成了賤民。在這等悲惨的大事中,卻也有值得讚揚的行為,並且與我們康家有關。

話說1894年,中日甲午戰爭爆發,清政府兵敗。次年,《馬關條約》簽訂時,北京正舉行會試。簽約消息傳到北京,群情激奮,正在參加會試的康有為和他的學生梁啟超聯合全國18省在京舉人,集合在達智橋松筠庵,討論上書請願。會後由康有為起草萬言書,提出拒絕《馬關條約》、遷都抗戰、變法圖強三項建議,聯絡一千三百多舉人簽名,呈遞都察院,這就是著名的「公車上書」,它是維新變法運動的起點。

當時,清政府都察院拒絕代呈,也無法阻擋《馬關條約》簽訂,卻也表達了中國人的志節,而當中的領袖就是我們康家的先賢康有為先生。康有為先生孫子康保延目前定居台北,此時此刻,談論此事特別有意義。以此向康保延宗長致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